灌区信息化调度管理系统
节约灌区量水
灌区量水是灌溉用水管理的基本条件,是促进节约用水的有效手段,以往的水费计量多采用按面积进行粗狂式预估,这对于节水灌溉是非常不合理的。近几年来,灌区改革迫切需要完善灌溉用水计量系统。
灌区量水是实行计划用水,按方计征水费,促进节约用水和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。灌区量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:
1、可以较准确地按照用水计划,调节、控制各级渠道的分水流量,促进节约用水;
2、根据量水结果资料,可以分析计算各级渠道的输水能力和输水损失,统计计算各地段的用水量和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,进而提供渠系水喝田间水的利用率,为计划用水提供必要的数据,同时也为新建、扩建或改建灌区提供规划设计的基本资料。
3、为按水计量征税费和经济用水管理提供较可靠的依据。
由于我国灌区众多,工程类型、管理水平、经济状况千差玩别,对于量水设备的要求差异较大,现有的量水设备和技术与灌区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,突出表现在对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的研究不够,量水设施消耗的水头较大、数据存储记录传输手段落后等,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案的限制,到目前为止我们除少数设有研究项目的灌区外,绝大多数灌区只在骨干渠道上有一些简陋的量水设施,水量计量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模式,不仅量水精度低,量水设施不配套,并且信息处理更新不及时,使得有限的水量量测信息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。
灌区管理目标
实现灌区管理自动化,设计目标应能够实现整个系统正常运行;实现各测站无人值守、 中心站少人值班。
系统必须支持省、地区、区县防汛联网要求,灌区中心站能够自动采集和传输系统内各供水流量监测站、测站的数据和视频监视的实时图像,具有数据处理、分析、查询、实时监控、 建立相关数据库等功能;系统中所采用通信设备、数据处理设备和传感器按工业标准选择, 达到可靠性高、满足设计要求精度。
实现灌区水流量信息实时、准确地收集和监测,实现各测站无人值守、中心站少人值班。依据实际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准确、高效的信息支持,并提供合理的调度方案, 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。
云平台
业务应用集成的具体需求包括:
(1)单点登录
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体系,实现所有业务应用系统单点登录;
(2)存储管理和一张图综合展示
将水情以及视频监视等多种数据存储在一个库中,利用一张图对信息进行叠加展示,在基于一张图的GIS展现平台里,用户只需简单方便的选择,将需要的各类信息统一展现在GIS平台上,用户可以综合全面的了解各类水利信息;在综合展示的基础上,能根据当前水情特点开展综合用水量、综合查询分析服务,并根据防汛、抗旱、突发水事件等特定情况开展专题服务支持;
(3)一平台集成和服务
依托水利局数据中心,建立水利综合信息和业务应用集成及服务平台,为各级水利职能部门实现业务管理提供信息和功能服务。
基础设施需求
水利通讯网络是水利信息传输、存储、处理的载体,结合水利信息服务需求,需要建设一条网络专线。在建设专线网络的同时,还要加强以4G、5G网络为代表的移动通讯网络的推广应用。
(2)服务器环境建设
在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上,根据需要进行对水利局的服务器软硬件环境进行适当的补充建设。
(3)信息中心建设
信息中心是水利信息化管理的心脏部位,是信息化业务的总控制中心,数据繁杂,业务量重,从先进性、实用性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角度出发,建设标准机房、配备相应的通信网络。